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九州酷游线路

电 话:0513-81211212/0513-81211818

传 真 :0513-81211122

邮 箱:ntjllt@163.com

地 址: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建新工业园区(新宇村3组)

2025中国房企总实力TOP100研究成果发布!

  • 产品概述

  

2025中国房企总实力TOP100研究成果发布!

  2025年3月14日,亿翰智库重磅发布《2025中国房企综合实力TOP100》。2024年行业仍旧是在深度调整中,可以说已经是超调,原先政策调控的目标已完成,9·26政治局会议的召开给行业带来希望的曙光,但是修复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

  经过4年的深度调整之后,行业格局也已完成迭代,国央企占主导的格局已经很清晰。大家也大可不必用国进民退来形容这种格局的变化,无论是国央企主导,还是民企主导,都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没必要搞对立,每一类群体都不可少,也未必能完全替代,各自发挥优势最好,向能者学习,向强者靠拢,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身上。

  一个企业,你想在行业里有一席之地,光靠规模,光靠大是不行的,大而不强的话很难在竞争中占有先机。不仅要大,更要强,要有一些拿的出手的实力,要整体强才行。

  你的投资做的好不好,拿地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个项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赚钱?而且好的投资是要跟城市共生的,你的项目既要担得起城市建设完善的重任,也要服务好扎根城市的人群。

  你的ESG做的怎么样,是不是在绿色发展、慈善公益、公平就业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你的非地产开发的业务做的怎么样,是否有个第二曲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能不能把企业撑住……

  TOP10中除龙湖集团一家民企外,其余清一色的都是央企和国企,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招商蛇口这四巨头位列前四。这几家企业不用多说,都是行业的老牌子,本身的禀赋和资源得天独厚,别的企业也很难跟他们正面相搏。这几家企业也是秉持着单打为主,合作为辅的逻辑谋发展,特别是针对于核心的资源,能独自拿到手的绝不假手于人。

  这两年绿城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产品这一张王牌打的很顺手,也是迎合了国家所倡导的“好房子”建设,展现出旺盛鲜活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地的土拍市场上,忙碌的不亦乐乎。

  后面还有建发、龙湖、越秀、金茂、华发,这些都是这两年表现比较强势的企业。这里得提一提龙湖,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能在行业的惊天骇浪中坚守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而且信用优势很强悍,这在行业里实在是很难得。

  当然外界的干扰也不少。3月5日,标普就下调了龙湖的评级,将龙湖集团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到“BB”,将公司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B”下调到“BB-”,根本原因是预测龙湖的业绩会下滑。这个倒不必太在意,业绩下滑是正常的,大家的业绩都在降,不降才不正常。企业拿一个境外评级主要也还是为了发海外债,现在这个环境,这个需求可能也没那么强烈,所以评级有没有也无所谓了。

  金茂的话,比较拿的出手的还是他的产品,最出名的是金茂府,也是拔高了各地项目的门槛,升级后的产品体系—金玉满堂,也是主打一个多群体全覆盖。从2025年以来拿地的情况看,看来金茂也是想的很清楚了,不能一直在城市的边缘,也要往核心城市的中心走,再配合不同的产品体系,打好这个组合拳。

  万科地产的排名下滑的显而易见,掉到了10名开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2024年万科也是处在各种风波里,2025年年初也是经历了比较大的调整,现在也是一个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经营上、资金上的压力还没有完全解除,3月初也是被标普下调了评级,现在也是很难再跟头部的企业竞争。

  TOP11-30之间的房企,有不少表现亮眼的企业,比如中国铁建、保利置业、中建壹品、电建地产等都有显而易见的排位提升。滨江集团、金地集团、新城控股、星河控股、卓越集团等等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也都表现很坚挺,在行业调整的背景下,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坚持下来,本身就值得敬佩。

  滨江集团不用多说什么,在销售规模上已经冲到了民企第一的位置,2024年也是历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戚老板表示很满意,杭州的地被他包圆了。

  金地的线年过得也很艰难,但最终也是守住了,拿地停了一年半时间后,又开始再度激活,2025年1月和2月先后在杭州和上海拿下两块地,也算是先试试水了。据说,2025年的到期债务已经还的差不多了,好像准备好了重启,那个熟悉的金地是不是要回来了?

  新城控股、美的置业都是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不再追求在地产开发上的规模竞争。新城去做了商业资产运营,虽然难,但是成效也有,把这些商场运营好,把内容做好,每年百余亿的收入到账,也是美哉。

  美的置业重点聚焦科技智能的领域,符合国家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很清晰的明确了要走的路。

  我们也希望2025年所有的这一些企业都能延续良好势头,真正从艰难中走出来,把产品做好,把房屋交付好,把服务民生的担子挑好,若如此,甚好。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个定调是严肃的,给房地产打了一记重拳,行业也是开启了深刻漫长的调整进程,相应的,企业也是处在高压之下。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书写,转折点总归是来了。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希望,会上提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进展”的用词为房地产行业松了紧箍咒,扭转了对行业的定性。

  也正是9·26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止跌回稳”的这一目标,为政策定了一个大致方向。在此之前,6月7日的国常会上,对地产的态度已有一些转变的迹象,会上回避了房地产的定性问题,然后到了9·26中央政治局会议,房地产也总算是挣脱了原先的牢笼,有机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9·26之后的一系列重大会议及文件也都是围绕着“止跌回稳”这一目标展开,12月9日中央再度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稳住楼市股市”,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持续上强度,重申“止跌回稳”目标的同时,用到了“持续用力”四个字,这在过往历史会议和文件中比较罕见。

  2025年1月13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到“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也是有了更明显的调整。

  2025年3月5日,万众期待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报告中更是着重提到了房地产行业,延续了这一表述“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达出追求“止跌回稳”目标的坚定,推动房地产市场尽快“止跌回稳”势在必行。

  一是将“稳住楼市股市”放在“今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要求”部分,这是过往从来就没过的,如此操作的意义是“楼市股市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房地产是老百姓资产最大的一部分。楼市股市稳住了,就可以释放财富效应,也能更好地提振消费,更好地促进价格温和回升”。回归本源,楼市股市涉及到居民的财富效应,关乎内需,消费的大局,楼市稳,才能稳消费,稳经济,稳社会,房地产还有使命要完成。

  二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首次出现,原文内容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因城施策这种词汇在过往的会议或是文件中倒是频繁出现,这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端,给了一个具体的政策操作方向,比如限购、限贷(首付比)、限售、公积金贷款、利率等限制性政策可以择机调整,解除,帮助业主释放出购房需求,消费者愿意买房了,跟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也才能起来。

  三是、“好房子”也是首次写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这是转型的重点方向。报告上的原文是“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样的“好房子”标准是李强总理在2024年11月提出来的,这是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延续了这样的提法,“好房子”是属于民生保障大范畴的内容,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好房子”就为了满足人们住的更好的愿望。

  四是,“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中“在收购主体……更大自主权”也是首次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本身有一个“市场化、法治化”的指导原则,而这里给予地方政府大的自主权也是希望地方在解决库存积累问题上能有更多的自主性,更积极解决“去库存”的问题,也能给开发商减负,给开发商腾出更多的空间。

公司地址 : 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建新工业园区(新宇村3组)

公司电话 : 0513-81211212,0513-81211818

公司传真 : 0513-81211122

公司邮箱 : ntjllt@163.com